澳門日報
A03 | 澳聞 | 2015-01-17
【本報消息】本澳早前揭發一宗警員涉嫌網上誘騙女子傳送裸照及性侵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群力智庫中心常務理事陳家良表示,事件反映青少年對虛擬社交網絡的安全意識不高,欠缺警覺。促請當局持之以恆開展具針對性的網絡防罪宣傳,不能“走過場”,要落到實效,從家校警的層面做好青少年使用網絡安全工作。
交友平台似雙刃刀
現今網絡交友平台風氣盛行,交友確實較過往容易,但也是“雙刃刀”,稍有不慎易墮入桃色陷阱。陳家良表示,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日漸普及,各類型交友應用程式應運而生,心懷不軌的人有更多渠道乘虛而入。惟現時不少家長對Facebook、Wechat和Whatsapp等社交軟件應用程度較低,處於網絡弱勢,難以就互聯網的使用情況與子女有效溝通,更遑論教導他們正確使用虛擬社交網絡,建立正確社交觀念。他認為,警方、教育部門、學校和家長必須要加強溝通和聯絡,透過利用家長會的平台開展更多具針對性的防罪宣傳,或透過學校為家長發放預防信息,從家校警層面做好青少年使用網絡安全工作。
新穎手法強化宣傳
陳家良坦言,過往政府部門發放的預防網絡犯罪信息雖多,但基本以平面宣傳或紙質化的單張為主,顯得較為呆板,未足以吸引青少年更多關注。他認為,打擊網絡犯罪工作不衹是體現在宣傳力度,更重要是改善宣傳方法。建議當局可因應社會發展的形勢和青少年使用通訊工具的特點,推出手機應用程式(Apps) ,讓年青人可隨時接收到最新的防罪資訊,並可製作宣傳短片供學校播放或上傳至官方網站,透過多渠道多層面及時宣傳。
另外,二十四小時通關後,社會擔心青少年北上濫藥情況趨增。陳家良認為,當局應加強與邊境部門合作,收集相關情報交流;對深夜進出關口的青少年多加查問,同時增派警力在澳門關口巡查,藉此起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