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報
24 | 澳聞 | 2015-08-23
【特訊】財政局現正就新《預算綱要法》展開公眾諮詢。群力智庫中心理事張名威認為諮詢文本就針對跨年度執行的大型公共工程預算必須規範化,以及配合《基本法》要求的量入為出原則。他認同有關修法內容能改善工程超支情況,以及增加立法會的監管力度,以及增加使用公帑的透明度。又認為日後減少可行性低、經濟效益低及認受性低的計劃上投放資源,以及杜絕公共工程無止境的追加情況。
根據特區政府向世貿提交的資料,二0一一年政府採購(含工程及服務批給)整體支出達一百七十億澳門元,佔地區生產總值(GDP)百分之五點七。二0一二年財政預算執行報告顯示,政府在取得財貨、勞務及投資發展方面的開支,跳升至二百二十二億。當局常冠以大花筒之名義,眼見賭收連跌,並逐漸進入緊縮狀態。張名威認同有關修法內容能改善工程超支情況,以及增加立法會的監管力度。又認為當局不應如以往般大手大腳,如輕軌、北安碼頭等嚴重超支的情況。
諮詢文本重點提出預算力求收支平衡,避免出現赤字,修法後將會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而非先決定辦多少事才決定籌措多少錢。他認同量入為出、杜絕量出為入的做法。眼見現時不少政策欠缺經濟效益,以及臨時變卦的情況。如社區保姆計劃,以及媽閣公交專道等,做了不少事前研究及設計宣傳工作,郤最終面臨「胎死腹中」的結局,若日後各部門都是量入為出,便不要在可行性、經濟效益及認受性較低的計劃上投放資源。
另,文本中提及追加預算及進度落後都需到立法會解釋清楚,張名威認為此舉只會增加行政程序,以及延長執行時間,最終在議會上多以通脹作為解釋說法。他認為如何杜絕無止境的追加,建議當局設立一些評級機制,如一項工程項目為例,造成項目延期須受到評級限制,影響日後中標機會,以及建議延誤者須繳交罰款,提高當局的監管能力,以及保障工程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