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
2016-09-06
“私框”生效四年,政府認為教師離職人數穩定,近十年平均離職佔百分之七點五。群力智庫常務理事陳家良希望當局不要停留在“師資穩定”的較低層次,呼籲盡快通過《教師專業發展指引》,規範具體的內容和方向,讓年輕教師提升專業素養,要有更高層次的追求。
離職佔7.5%
“私框”自一二年九月生效後,將教師劃分為六級。教青局在回應澳門電台《澳門講場》時指出,現時私校的離職教師以四級及以下職級的教師為主,較高職級的資深教師流失較低。一四╱一五學年的私立學校教師總數五千五百餘人,包括退休教師在內,共有約三百六十九人離職,其中職級為三至六級的教師佔七成半。一級及二級教師佔二成半,當中退休教師三十七人,其他五十六人。當局稱,最近十年離開教育行業的人數較穩定,平均佔整體的百分之七點五,人員流動屬於正常情況。
促進專業成長
陳家良認為數字未見特別,反映教師人手較穩定。五十六名一級及二級教師離職亦不算多,相信目前學校的資源普遍足夠,較少因級數問題“炒魷魚”。“私框”出台,規範教師教學節數、工作時間以及退休金制度,讓教師職業更有保障,有利穩定師資隊伍,加上獎勵制度,令行業更有利吸納優秀人才。僅僅如此不足夠,引導教師在專業方向成長纔是關鍵。
“私框”規定,教學人員每年平均要完成三十小時的專業發展時數才能晉級,但相關的指引卻一直未出台。陳家良直言現在專業進修“朦查查”,“一次外出考察已經差不多三十小時,係咪可以咁計?考察內容、操作性唔同,結果可能千差萬別。”又建議專業培訓應該加強本地化,“唔少老師是外地師範學校畢業,唔瞭解本地法規。”讓專業進修有規可循,是加強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所在,“讓年輕老師明白呢個專業值得追求,可以減少現職教師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