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來襲,內港再成水浸重災區。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梁鴻細認為,政府有關部門必須盡快整治水患,通過防洪和排澇兩方式,在內港碼頭附近興建大型地下儲洪池,利用泵站將雨水排入大海等,可根本解決水患“老”問題。
梁鴻細表示,政府已提出透過粵澳、珠澳合作方式,興建內港擋潮閘,達至防洪效果。然而擋潮閘設計雖可預防南海風暴潮及解決海水倒灌,但必須配合中山及珠海的聯防協調機制。粵澳合作需要考慮擋潮閘的影響範圍,即中山、珠海一帶,並不能單單只考慮、解決澳門本地的水患問題。因為當遇上風暴潮及大暴雨時,前山河是珠海或中山方面洩洪的重要水道,如使用石角咀水閘排出雨水,澳門方面擋潮閘需否打開或仍然關閉,到時內港範圍的水位或排水問題如何解決。連串問題需要特區政府做好中山、珠海等周邊地區的防洪排澇協調工作,全方位思考、研究從根本治理水患。
他認為要徹底解決水患,必須同時防洪和排澇。目前針對水患,只有防洪研究方案,排澇亦須加快研究。另現時內港常出現海水倒灌和嚴重水浸,顯見泵水站未有足夠應付能力,有必要加大泵站泵水能力,亦建議政府在內港碼頭附近興建大型的地下儲洪池,通過暫存大量雨水,再透過泵站將雨水慢慢排入大海。
梁鴻細綜合認為,政府在未來城市建設中,應優先考慮生態城市建設,如多在道路、空地、公園等種樹、草地、水池等,透過植物吸收雨水、水池暫存雨水,疏水道路鋪面等,紓緩排水系統壓力,逐步成為一個污染量少、對周圍環境友善的永續性都巿。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