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公佈內港防治水患初步構想,本澳工程師梁志鏗認為,政府興建擋潮閘應同步沿海岸線填海,且加高堤岸至四米和建蓄洪池、水泵房等,強化防洪排澇成效;至於工程期間碼頭運作,建議可先在南部填海預留空間設置臨時碼頭,把筷子基林茂塘附近碼頭暫時遷移至該處營運,完工後再遷回原址,如此類推,重申其設計的方案“工時短、維護易、程序簡”,相信約三至四年即可竣工,施工和維修也是本地技術即可做到。
民間方案無重視
梁志鏗介紹,其提出的“內港海傍區綜合環境整治方案”最初由其父梁文耀工程師在○八年提出,當時已建議政府在內港一帶沿海岸線填海造地,加高堤岸和建蓄洪池、水泵房等。這不僅可防治水患,填海造地也可增加陸地面積,用作車道或興建休憩設施之用。
雖相關方案曾向時任工務部門領導介紹和提交,惟一直未獲重視,至近年經其優化細節和設計內容後,早前也已向相關部門介紹內容,未知結果。坦言至今當局未有主動與工程界聯繫溝通,大多都是業界設計方案後再向外公佈,認為當局應集思廣益,多蒐集工程界意見,完善工程。
擴寬海岸線蓄洪
梁志鏗提出的方案範圍由媽閣航海學校對開海面至筷子基林茂塘一帶,指因應現時內港一帶街道狹窄,在現址興修水利工程技術上較難解決,“就算做到可選擇嘅方案都很少”,故建議沿範圍海岸線填海擴寬空間,提高靈活度;填海面積約為十萬平方米,包括興建蓄洪池及在南、中、北部興建三個大型泵房等設施,填海後原來的碼頭將向外遷移繼續營運,街邊建築與碼頭距離將拉寬至約二十至三十米,下層空間即可建水深廿五米的蓄洪池;但池頂與地面會預留約五米空間,用作設置公共管網;按是次“八 · 二三”風災造成的水浸範圍推算,蓄洪池佔地平面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容量約一百萬立方米。
蓄洪池出水口設小型電動閘,在無潮漲但下雨時,雨水可經去水渠流進池後排出海;但當出現海水倒灌時,就會關閉出水口的電動閘,防止海水經出水口把海水回湧至陸地,此時即可把水引流至泵站經加壓排出海。
估計三十億預算
同時,擴寬的道路空間可用作興建綠化景觀平台,打造海濱休憩長廊,也可因此有更多空間規劃媽閣至關閘的輕軌路段,改善本澳交通情況。
他強調,其提出的方案優點是整項工程由規劃、設計、興建至將來維護保養,都是本地技術即可支援,如泵站維修等現已有相關部門執行,估計整項工程預算約三十億澳門元,主要成本為填海、開挖蓄洪池及碼頭搬遷等,相信每年維修成本也較便宜。
他坦言“祇要政府肯拍板(落實其方案),可以即刻開工,約三至四年就可做完”;又指政府現提出興建擋潮閘雖可做到很好的效果,惟投入的成本較高和興建時間長,部分設計或涉及專利問題,認為相關方案可雙管齊下,相輔相成提升防治成效。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