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智庫昨日公佈關於優化關閘巴士分流站及周邊規劃研究報告,揭示“天鴿”後將巴士總站分流到附近十個站點的種種欠人性化考慮。
副理事長陳家良反對政府用“發車率提高”、“居民逐漸習慣”為由便不再談優化分流措施。建議把關閘廣場西側改建成臨時巴士總站,配合原總站“邊起邊用”,可原區恢復約七、八成巴士路線運作。
分流站欠缺人性化
相關研究報告的新聞發佈會昨日下午四時舉行,台山坊會理事長梁筠儀批評,關閘周邊的十個臨時分流站欠缺人性化考慮,如總站改到街總大樓的25X,居民要行超過四百米。改在關閘馬路和多條載客量較大的長途線交疊的關閘廣場的總站等,人車爭路嚴重,亂象叢生。關閘附近不斷的工程施工,令交通百上加斤。
陳家良稱,最近兩年施政前夕,交通問題的關注程度都在街總調查中居於首位。關閘巴士總站被迫“一拆十”為居民、遊客增添困擾,政府不能用任何藉口,在這兩年要等待關閘巴士總站重整的過程中就不談優化分流,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促請政府一方面特事特辦,縮短重建的工期,另一方面強調質量,對羅司用兩年時間都只能“整返同風災前一樣”好驚,市民不會“收貨”。
改建臨時巴士總站
研究團隊指出,關閘廣場西側最有條件改建為臨時巴士總站,可容納廿四條途經關閘總站的巴士路線中的五至六成,可將較多乘客使用的路線設於該位置。而現時的發財巴就可以與東側的發財巴車站合併使用。此外,研究團隊經諮詢香港專家意見後提出,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有條件可以“邊起邊用”,二者合一,已經可以令七成線路原區運作。
團隊亦促請政府統整三家巴士公司的分流資訊、細化路面指引,在分岔口的地面提供引路標記。在改善候車環境方面,建議用預製組件臨時加寬行人路面,容納更多候車乘客。
群力智庫還建議新增更多點對點快線,如MT4X。目前的MT4路線長、跨域遠,經過五十三個站點,全程耗時九十分鐘,班次輪轉速度慢,若能增設一條MT4X的快線,把路線站點控制在十個站,提升班次的輪轉速度。
群力智庫冀明確《關閘口案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陳家良形容,“幾百頁的規劃、九百萬字的報告,不應該放上網就算。”不滿政府沒有表態、沒有探討,“應該邀請設計公司做公眾諮詢,解釋吓個規劃”。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