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0)日是一年一度的哪咤誕節慶,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陳家良指出,雖然哪吒信俗文化早已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而每年澳門均會舉辦活動進行慶祝,但是他認為信俗文化在本地認知及普及程度仍不足,澳門貴為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理應把握好自身擁有的獨特文化資源,擴大公眾及居民對本土信俗文化的認識與重視,協助這些獨特的文化能夠繼續順利地發展傳承。
遊客對本土信俗文化感陌生
陳家良表示,隨着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申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成功,很多世界各地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的旅客都慕名而來,爭相一睹澳門中西文化交融下的獨特魅力,特別是大三巴牌坊、媽閣廟等澳門地標性的世遺建築,每天都吸引成千上萬的外地遊客到場參觀。而除此之外,本澳亦擁有很多別具獨色的廟宇,與其背後的信俗文化,如已經成功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土地信俗、哪吒信俗、媽祖信俗、朱大仙信俗等,容易被人忽略,不但外來的遊客對此感到陌生,即使是本地居民,對本土信俗文化的認識程度亦不高。
陳家良指出,這是由於現代社會的發展使信俗文化與本土居民生活的關聯逐漸剝離,特別是年輕一代,在應試與着重實用性的教育體制影響下,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深、興趣欠奉,令本土文化的推廣傳承逐漸發生困難。
三建議傳承發展多元文化共存
他期望借助節日,向當局作出建議:第一,應推動民間社區創作關於信俗文化的藝文活動或比賽、社區大型活動等,加強本土信俗文化與文創產業的多元結合,積極打造成澳門的文化品牌,這既能團結與聯誼社區居民的感情,又可加深居民與旅客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同時亦可豐富澳門的旅遊資源;第二,應增強相關旅遊配套,例如優化旅遊局網頁的廟宇觀光資訊,並應在一些較著名的廟宇,增設包含中、葡、英或更多語言的參拜程序說明、廟宇歷史或器物介紹,或增設體驗工作坊,方便旅客了解本澳的信俗文化,加強他們的旅遊體驗感受。第三,應制定相關政策,加強公眾對本土傳統信俗文化的推廣及教育工作,以推動信俗文化的普及、持續發展與傳承,真正落實澳門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第三定位。
資料來源:2019-6-21,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