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今年首個8號風球的熱帶風暴「韋帕」吹襲本澳,民防架構的相關部門雖從速進行步署應對,減低了對市面的影響程度,惟相關協調仍然有其不足之處,造成本澳在颱風天氣下的交通安排問題,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陳家良建議當局應及早進行查缺補漏,透過跨部門的合作,建立一個關於颱風期間本澳交通安排的機制,以更好地解決颱風期間的旅客和居民的出入境交通需要,同時增強本澳在惡劣天氣下的交通應對能力。陳家良表示,是次有關當局應對颱風天氣的反應較以往迅速有序,可見本澳的民防應急工作漸見成效,而各個民防架構部門也能按照既定機制進行應對配合,惟在交通安排及口岸協調上亦見不足,造成颱風天氣下旅客持續出入境,而交通無法配合銜接的問題,因此不但導致旅客在入境澳門之後出行困難,造成他們對澳門的無謂怨氣,直接影響了他們對在澳門的旅遊體驗及對澳門的印象,亦間接容易引起很多不必要的交通糾紛。
陳家良指出,相關的口岸與交通安排矛盾是源於協調及前瞻性不足,特別是港珠澳大橋口岸方面相關交通配套曾因為旅客的湧入而一度發生更動,造成各方面的資訊混亂,雖然是次颱風是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的首個8號風球,但亦反映出民防機制仍有不少改進的空間,他建議日後若出現懸掛8號或更高風球的情況,當局應與相關巴士及的士公司進行協調,在懸掛的一、兩個小時內進行有限度服務,以疏導已經滯留或需要前往口岸的居民及旅客,而非即時把所有交通停駛,讓居民及旅客有充足時間進行準備。
另一方面,陳家良認為儘管每次出現惡劣天氣的情況均各有不同,但對此當局應總結經驗,推出更多針對旅客的資訊發佈渠道,讓他們能夠及早了解本澳的即時天氣及臨時性措施等消息,早作預備,更必須盡快推出一套更完善的惡劣天氣下的交通配套機制,同時優化相關機制的具體實施節點及環節,長遠應對及解決惡劣天氣下所出現的交通問題。
資料來源:2019-08-06,市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