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法”將於十一月十八日生效,政府訂明每個塑膠袋收費一元。群力智庫副理事長張淑玲表示,本澳膠袋徵費較鄰近地區高,但屬可接受水平。認為徵費旨在透過制度和經濟手段減少居民依賴膠袋。政府下一步應做好政策宣傳和公民教育,逐步擴大限塑範圍,推動更多公私營機構承擔環保責任。
普及居民環保意識
張淑玲引述環保局資料稱,本澳居民人均每天產生逾兩公斤固體廢物,當中超過兩成是塑膠,遠高於新加坡、香港和北京等大城市。不少塑膠袋棄置前只使用過一次,膠袋分解需要數十年時間,若要提升環保成效,仍需由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入手。政府將膠袋收費訂為一元,膠袋徵費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目的是普及居民的環保意識,讓他們自覺踐行環保,購物自備環保袋。
她表示,“限塑法”涉及零售市場各個層面,包括大小超市、街市小販、飲食商舖等場所,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法律生效後,零售業經營場所法人將直接受法律規範,必須按法律要求有償提供塑膠袋。現時距離新法生效僅餘兩個月,不少居民和商戶對膠袋徵費仍懵然不知,當局必須加強政策宣傳,協助業界張貼宣傳品,並鼓勵居民減少使用膠袋,推動社會的環保風氣。另外,政府應研究如何推動和鼓勵食肆、製造商、生產商等減少使用塑膠,或使用環保替代物料,從生產源頭減少固體廢物。
規管一次塑膠餐具
張淑玲表示,所有環保政策不能一蹴而就,政府下一步應逐步擴大限塑範圍,增加規管及限制使用其他塑膠製品,例如外賣盒、塑膠杯和塑膠吸管等餐具,制訂環保目標時間表。長遠應透過宣教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爭取更多持份者參與減塑工作。
資料來源:2019-9-10,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