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舉行的群力論壇探討”新巴士服務模式步入十年,實際運作是否如市民所願?”就前日公佈的新巴士合同,政府每年向兩巴的財政援助十億多元,有嘉賓認同設六億多的”封頂”金額,又建議與乘客數量掛鈎。
論壇昨日上午十一時假澳門網絡媒體舉行,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張淑玲,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梁彥邦主講,群力智庫常務理事徐承康主持。
新巴士合同的財政援助方式,參照一九年政府向兩巴支付十億四千萬元,當中三億多涉及資助長者、殘疾人士和學生,除此以外的乘客,援助六億多元。梁鴻細認同政府繼續補貼上述三類人士,持續要求兩巴換環保車等合同內容。包車服務與巴士服務分開,廣告收益放入巴士合約,更是撥亂反正。但如何即時反映市民意見令巴士服務得到提升,要進一步加強;巴士公司可每年申請加票價,應有指標評價費用是否合理,好讓市民監督。
善用科技監察調配
他又建議政府利用5G、大數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科技監察每個站點情況,靈活調配巴士。對於將來財政援助以一九年的金額作準,梁鴻細認為新冠肺炎影響出行模式,短期內無實際數據,難評定是否合理。但政府封頂,”可減不可加”,如乘客數量不足,可減補貼,以合理利用公帑。
籲清晰財援如何計
張淑玲指出,現時財政援助計算方式複雜,但將來是按公里、乘客量或以甚麼計算服務價值,希望政府可公開透明。過往服務評鑑球證球員可能是政府一個,新合同引入不同的第三方機構和市民的角色,冀政府將來可以做好。同時,希望新合同可有新措施改善居民搭車難、司機服務素質欠佳的問題。針對巴士公司不願開、但市民有需求的線路,希望政府透過援助開拓更多巴士路線,令居民受惠。
梁彥邦表示,巴士合同已續約兩次,感覺內容有少少”擠牙膏”,希望政府盡快向居民發佈資訊,透過傾好合同,完善政府監督巴士服務制度,推動持續完善公交出行的情況。
現時巴士援助無”封頂”機制,且與行車里數掛鈎,即車行得越遠、補貼越多,但過去審計署發現”鬼巴”,巴士從總站空車出發、空車折返,有濫用資助的嫌疑,與行車里數掛鈎,長遠會出問題。因此贊成援助設”封頂”,不會無上限增加,且開頭三年只”可減不可加”,另應與乘客數量掛鈎。加上三類人士車資津貼的三億多元,資助與過去十億多脗合,認為”封頂”模式完善。
新合同對引入環保車亦有規定,他認為澳門空氣問題要關注,使用天然氣或電動巴士,長遠符合澳門城市定位。
資料來源:2020-8-15,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