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昨天上午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討論本澳的環保減廢工作。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認為,隨著本澳的環保措施增多,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高,惟本澳的分類回收、宣傳等工作尚待優化,建議當局應透過加強宣傳、增加回收點及增強後續處理透明度等方式,提升現有資源垃圾回收效果,同時亦建議應鼓勵及推動本地或外來企業,主動回收其產品的包裝容器,降低本澳的固體垃圾數量,緩解堆填區的容積壓力。
梁鴻細樂見近年來本澳環保減廢措施不斷增加,例如膠袋徵費及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的禁止發泡膠進口及轉運至澳門等,而上月環保局亦於台山開設新的環保加Fun回收站,並首設24小時回收區,站點受到居民及環保人士歡迎,對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及素質,帶動社會資源廢物回收的氛圍,有相應的積極作用。惟不少居民反映本澳的垃圾回收站點少,要實踐乾淨回收有一定的困難。雖然今年陸續在皇朝宋玉生公園、南灣友誼廣場及新橋區墨山巷等地,設置「環保Fun乾淨回收街站」,但由於街站的回收時段短、回收種類有限,且宣傳不足,回收成效始終及不上回收站,未來若環保回收站增加廚餘回收功能,街站在回收效能上更難以企及。他建議當局應持續在各區物色和增加固定的回收站點,同時加強對乾淨回收、回收後續處理過程的宣傳,使更多居民增加對乾淨回收的認知,進而加入實踐,增強整體回收的成效。
他補充說,環保工作若僅由政府全力肩負,始終獨木難支,難以持續推行發展,建議當局亦應對本澳的環保團體給予充分支援,讓他們能夠展開更多本地環保工作,更好地形成本地環保氛圍;亦應鼓勵及推動本地生產或外來零售品牌企業,如飲品、化妝品、護理產品等公司,主動對該企業產品的紙盒、塑膠、玻璃等一類的包裝容器進行回收,以便資源重用、減少浪費,亦能有助降低本澳的固體垃圾數量,緩解本澳固體廢物堆填區的容積壓力;而對於內地明年起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到境內傾倒、堆放或處置,而連帶增加本澳固體、資源垃圾的處理及回收等問題,他亦促當局應盡快尋找應對方法和長遠規劃,以免日後成為本澳整體發展的絆腳石。
資料來源:市民日報,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