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政府削減不少外僱名額以便本地人就業,但亦有不少本地人如特首所說要放下身段找工作,以致出現本地勞動市場缺人資,本地失業率略升。對此,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雷民強認為,疫情衝擊下,本澳經濟環境有危亦有機,服務類型的低技能工種行業相信不少本地人具備入職條件,待業市民可考慮往該類行業發展。同時,蘊藏多元產業的大灣區,是機遇處處的市場,可為澳門青年人創造各得其所的充分就業和創業多元環境。呼籲本澳澳青年要敢於走出舒適圈,勇於接受磨練,才能提速成長,展示更強大的能力,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雷民強表示,去年疫情衝擊下,世界經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打擊,而長期依賴旅遊博彩業發展的澳門,因旅客流失,經濟下行明顯。幸好本澳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政府亦推出多項紓困措施,為”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作出最大努力,獲社會普遍認同。儘管如此,他相信疫後所產生的經濟後遺症到今年才浮現,在”保就業”措施上,政府已削減了逾2萬外僱額,以騰出職位讓本地人入行,拋開需具備專業技能的工種,作為低技能工種的零售、餐飲等服務行業,本地人完全有條件可以嘗試往該方面發展。從回歸、聖誕以及元旦假期可以看到,賭場內的名牌服裝店、餐飲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場面,一方面說明有關店舖生意有所回升,隨著疫苗普及,旅遊限制逐步放寬,相信日後市場前景廣闊;另一方面亦顯示該類店舖目前人手不足,難以應付眾多客人。因此,他呼籲失業或待業的市民可考慮轉往該類服務行業發展,不應該忽視目前的經濟情況,企圖安穩盲目地把就業方向集中於博彩企業和公共部門,這是一個不健康、不可持續的局面。
另外,蘊藏多元產業的大灣區,是機遇處處的市場,可為澳門青年人創造各得其所的充分就業和創業多元環境。尤其是在《規劃綱要》的指引下,區內各城市正進一步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構建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涉及高端製造業、金融商貿、科創等多個領域,衍生多元就業、創新創業機會,正好為各類青年人提供了一展所長的契機。澳門特區政府近年在鼓勵和支持青年創業方面也開展了大量工作,但澳門青年人多數仍偏好尋找安穩的就業機會。即使創業,也主要以開設餐飲服務為主,在創新創業能力和多元化程度上亟需提升。面對疫後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雷民強呼籲澳門青年要敢於走出舒適圈,勇於接受磨練,才能提速成長,展示更強大的能力,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資料來源:2021-1-5,濠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