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年一月中旬,市政署共發出零售蔬菜准照一百一十五個,鮮肉准照九十九個,坊間有意見認為在街市以外,近年新增不少超市或店舖售賣蔬菜,導致街市人流下降。
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張淑玲表示,市面新開蔬菜農產品店如雨後春筍,商品售價也較街市檔口便宜,居民選擇明顯較以往多,反映當局引入競爭機制初見成效。
張淑玲表示,據其觀察單單義字街一帶,就有十五檔售賣蔬菜的店舖(生果檔除外),認為傳統街市本身具有集中經營,吸引顧客的優勢,人性化服務及多樣化的食品選擇一直是其取勝之道。然而,如何讓公共街市造福居民,提高其使用率,吸引更多顧客光顧,值得深思。指出鄰埠香港部分街市早已打造成集買菜、食肆、文娛康體、商業的一站式購物熱點,效果不俗。
建議當局對傳統街市的規劃、功能及設計要有新思維,提升街市軟硬件設施,創設無障礙出入環境、引入多元電子支付方式、完善街市攤位清潔和營運指引,活化鮮活街市,建立良好營商環境;經營者自身亦要合理調低蔬菜及鮮活食品售價,使傳統街市再現生機,及確保公共資源服務於民;此外,政府須加快《公共街市管理制度》立法進程,統一不同街市之間度量衡,提升價格透明度,讓居民願意到街市購物。
資料來源:2021-2-8,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