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鏡頭重回立法會選舉當晚:面對複雜多變的選情,等待開票時刻,逾40%的投票率結果如何,「群力促進會」一眾候選人、助選團如坐針氈,在街總社服大樓緊貼戰況最後一幕。隨著所得票數增加,第一候選人梁鴻細當選,而第二候選人顏奕恆隨後亦確定取得議席,最終群力以15,102票,第一、第二候選人雙雙晉身議會,是繼2013年後,該組別再次奪得兩個議席。回憶起當選一刻,談吐沉穩內斂的顏奕恆,不禁兩次吐露「好激動!」(那一刻心情)「選到當然好開心,但我同時有一個抱負,哪怕不能當選,也要繼續為社會服務。」
喪父之痛激勵自強不息
顏奕恆欣喜之餘,時刻警惕和鞭策自己,這與他的成長不無關係。自參選以來,不少人聚焦其個人背景,除出身銀行業和街總社團機構,坊間不時耳語「他是不是顏延齡子侄?」他毫不猶豫肯定這個「傳聞」,是顏延齡侄兒。身為公眾人物,他認為「坦誠」二字最重要。頂著家族的光環,難免被質疑贏在起跑線,旁人認為理所當然的「童話人生」,卻似乎沒有落在顏奕恆身上:「姓氏和家庭我無法選擇,事實上我的家庭很獨立,爸爸顏洪齡在生時也只是經營一些小生意,我從基層銀行從業員做起,畢業後同樣要承擔照顧家人的責任。」
土生土長,自幼在澳門讀書,中學時期先後參與學生組織,更在「小選舉」中當選學生會會長,初嘗擔任小領袖滋味。17歲那年,顏奕恆選擇到福建華僑大學升學,並積極參與學生事務,曾任該校學生會副主席、港澳台聯絡部部長、境外生事務委員會會長等,成為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橋樑,為所屬群體爭取權益。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成功令「英語四級試」與學位脫鈎,令無數學生受惠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相關舉措延續至今。
大學4年間耕耘,學業和參與學生事務令顏奕恆份外充實,大四那年,他在一次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校園招聘中,決定投身銀行界,逐步繪就人生藍圖。本以為平穩的步伐,命運始終難料;畢業前夕,同窗都正為大學的最後階段奮力衝刺,顏奕恆卻面對爸爸因病離世。
他憶述爸爸彌留之際,正在實習階段,其他時候便到醫院陪伴父親走過最後路程,他的畢業論文就是在ICU病房完成的。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沉重的打擊,「以前可以好天真,不需要擔心任何事情,因為有爸爸在。」憶起往事,他數度哽咽,不由自主眼眶泛紅,時隔10餘年,每提起都是1次傷痛,恍如再現。爸爸離世,對正準備踏入社會的顏奕恆而言是沉重壓力,照顧家庭的責任一下子落在他和哥哥身上,也促使他激勵自己在工作上要更加努力,有所作為。
青年及早規劃職業生涯
顏奕恆正式入職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後,被安排到紅街市支行從事個人貸款工作,並在銀行的鼓勵及支持下堅持在職進修,取得華僑大學企業管理和法律雙碩士學位。經過9年磨練,2014年他擔任筷子基支行行長,成為當時銀行最年輕的支行行長。肩起重擔的同時,因其80後身分引來他人的目光,挑戰也隨之而來:「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努力證明自身的能力,勝不驕,敗不餒;16年來我轉換了8次工作崗位,從而中學會與不同年齡層的同事溝通。」
顏奕恆在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敬業樂業16年,而銀行「根植澳門服務澳門」的經謍宗旨,成為他加入澳門街坊總會的導引。隨著工作上與街總加深接觸,他在社團初露頭角,至2009年加入群力參與助選工作。「從2009年生哥(何潤生)首次以第一候選人參選,我參與群力助選工作,經過12年,可站在台上成為競選一員。」
回顧顏奕恆參與社團事務的歷程,一直關注青少年發展,包括推動青少年到內地升讀大學,他對此表示,本澳立法議員囊括不同界別範疇,但仍缺少青年人聲音,而青年人的聲音分為多個層次,包括升學、準備踏入社會、就業中、雙職家庭、中產、專業發展等,橫跨18至45歲年齡層,身為80後,走過了這個人生階段的一大半,切身體會80後、90後的困難,觀察到青年人方方面面的問題,因此期望這個群體的聲音覆蓋面能更廣,讓他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得到適當支持。
對於窒礙本澳青年人發展的癥結,他坦言競爭力需再提升:「自回歸祖國後,本澳經濟高速發展,與鄰近地方相比,澳門青年學生有免費教育、一條龍升學,但變相削弱了競爭力。」他認為澳門不少有志青年,值得有更好的發展,故此建議職業生涯規劃應由過去的大學階段,因應社會趨勢提早至初中階段,讓青年在職業生涯上有更早認知,按規劃實現夢想。另外,現時不少大學生因應疫情遇到就業困難,可透過升讀研究生、到內地企業實習和就業補貼等的支援,鼓勵他們到當地接受培訓,扶助本澳發展新興產業。在加快推動本澳產業多元的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接棒服務社會履職盡責
此外,不少人較關注房屋問題,他認同安居才能樂業,但職業發展若得以改善,再配套切合的房屋政策,可促使青年在黃金20年能更好規劃未來。而疫情下不少中小企營運舉步維艱,即使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經援措施,但有些行業未必受惠,他期望特區政府著重穩定中小企,從而穩定居民就業。
顏奕恆又提及,青年就業、中小企經營、澳門發展等範疇均與銀行業息息相關,未來工作會以議員為主,履職盡責,聆聽更多市民聲音。
資料來源:2021-10-15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