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海關於大橋珠海口岸查獲大量涉嫌走私的花膠、魚油和化妝品,揭發有領隊要求隨團旅客充當「水客」。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張淑玲建議當局多措並舉加強相關普法宣傳,避免旅客和居民因「託帶」或「走水」而觸犯法規;同時呼籲居民若有跡象懷疑所居住的大廈內出現水貨「地盤」,應立即向當局舉報,官民合作共同維護本澳社會治安。
張淑玲表示,長期以來因澳門與內地物價存在較大差異而吸引不少民眾從事「水客」。疫情期間,由於居民就業不足、處於失業窘況,刺激「走水」活動頻仍,對兩地正常經濟貿易秩序及本澳社區治安造成滋擾,同時亦為口岸防疫工作帶來莫大壓力。據海關表示,緝私部門於今年首季共立案偵辦57宗走私「3次入刑」案件,涉案者主要將煙酒、化妝品等匿藏在身上,或放在行李箱,或利用兩地牌車輛等方式偷運出入境;而赴港澳旅行團領隊教唆團友走私的個案,近月亦似有上升趨勢,團友或在狀況不明的情況下參與「走水貨」等違法行為。
社會有意見憂慮本月1日開始取消限次通關措施,會導致「水客大軍」重現江湖,然而據當局總結「五.一黃金周」工作,水客活動暫時未發現有上升趨勢;張淑玲估計與當局加強對該類違規行為的巡查及打擊有一定關係。事實上,海關去年於關閘口岸及青茂口岸共截獲5439宗水客個案,於市區開展90次打擊水客行動,次數為2021年的1倍;並透過「風險管理系統」預警及先進關檢設備智能關檢設備,針對性截查將「水貨」綑綁於身上,或穿戴偽裝自用以帶貨通關等問題,嚴格管控異常出入境人士,強化源頭堵截,同時深化跨部門合作,對「走水貨」行為重點打擊,取得一定成效。
隨著海關巡查偵緝的力量不斷增強,張淑玲形容走私、「帶水貨」活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式層出不窮,個別案例如利用兩地牌車,又或旅行團領隊利用團友進行走私。
對此,她建議3地海關部門持續溝通合作,掌握「水客」態勢,透過電視、電台、網絡平台等方式,深入社區及校園,加強相關普法宣傳,並可考慮在各口岸張貼相關提示或警告標語,避免旅客、居民因「託帶」或「走水」而觸犯法例;同時她呼籲居民,若有跡象懷疑所居住大廈出現水貨倉庫,應立即向當局舉報,官民合作共同維護本澳社會治安。
資料來源:2023-5-15, 市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