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新橋區水浸渠道優化計劃最後一期工程昨日動工,施工期間連勝馬路、渡船街及光復街部分路段需分階段封閉交通,整體爭取9月內完工並恢復正常行車。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張淑玲表示,政府應嚴格做好有關工程進度監督工作,用好獎懲機制,爭取如期竣工;同時提高本澳工程技術質量和設計標準,避免重複開挖。
張淑玲表示,新橋區過去水浸情況嚴重,可謂「逢雨必浸」,經過第一及第二期已分別於2021年及2023年5月按計劃完成,緩解新橋區水浸渠道優化計劃已經來到最後一個階段,未來可增加排雨水能力,相信社會上普遍認同工程。新橋區路網較窄,加上部分道路續配合工程封閉交通,勢必對區內道路交通帶來壓力,以及造成巴士路線調整,影響居民出行。她指出:本次工程範圍雖非交通主幹道,但當中涉及的渡船街一帶平日都容易出現車龍,加上區內道路多為單行線,只要某個路口出現阻塞,就極易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塞車。因此,她認為政府要爭取在暑假內完成工程,必須嚴格做好有關工程進度監督工作,爭取如期完成,盡快恢復通車,減少工程對周邊商戶和居民的影響。
設透明圍板減影響商戶營業
另外,她續建議加強相關宣傳和訊息宣導工作。部分巴士行車路線和站點在施工期間有所調整,如連勝馬路/高士德、渡船街/ 婦聯站暫停使用,當中涉及近10條巴士線路,建議當局加強宣傳,包括在微信公眾號、「巴士報站」APP、網站、圖文包等途徑,讓居民及時掌握訊息。同時,也要向駕駛者宣傳盡量避開施工附近路段,引導駕駛者使用其他道路,減少使用施工區域,避免進一步加大當區交通壓力。
每年暑假期間,政府都會利用檔期開展道路工程,新橋區水浸渠道優化工程施工過程中,本澳不同區份都有工程項目,包括內港南雨水泵站、筷子基北灣泵站工程、羅白沙街下水道工程等,另外,東北區空中走廊等基建會在短期內開工,張淑玲指,隨著城市發展,路網工程和地下設施的更新換代不可避免,但工程遍地開花對社區經濟和居民生活會造成一定影響,建議當局與商戶、承建商做好有關溝通和聯動工作,研究將工程圍板改為透明圍板,避免遮擋商戶舖面,減低工程對商戶經營的影響。
她續指出:本澳需提高工程技術質量和標準,現時本澳道路多使用瀝青路面,容易造成裂縫和坑洞,不少道路的技術仍停留在幾十年前的設計標準。隨著本澳交通流量不斷提升,過去的標準早已過時,因此必須提高道路設計標準,包括道路厚度、強度等,使用更高質的材料,延長道路使用年期,避免「掘完又掘,補完又補」。
張淑玲又稱,本屆政府關注道路工程問題,早前提出非緊急情況下同一路段3年內不得重複開挖,但其成效與市民期待存在一定落差,反映部門間可能「各自為政」,使道路工程協調小組未能發揮最大功效。她指出:當局將推出「道路工程統一入口平台」,相信能讓部門間的數據實現互聯互通,打破部門溝通壁壘;同時希望政府嚴格執行獎罰機制,若有工程未能如期竣工則應當考慮處罰,監督工程公司加緊施工。她最後建議,部分對民生影響較小的工程可安排晚間施工,有利工程提前完工,減少影響。
資料來源:2023-7-10,市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