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鄰埠地區的選舉,候選人為了拉選票,紛紛採取了「博出位」的手法以獲「嘩眾取寵」的效果;結果是分裂了族群、撕裂了社會的和諧。
無獨有偶,澳門今年恰逢立法會選舉,一些所謂的「民主」人士紛紛仿效之,給人的感覺愈來愈反智,凡事政治化;甚至抓住一個小小的推廣普通話的提議,都要搞到自己「插水」自殘,讓市民好笑之餘,也為他的危險表現捏一把汗。
筆者也要提醒一下小朋友,「未經專業輔導,切忌模仿」。作為一個真正愛澳的澳門人一定知道,澳門一直以來的社會價值觀是「族群共融、和諧共存」,因此澳門也以「中西文化交融」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產而揚名世界。而今,一些所謂的「民主」人士為了「吸睛」,不理政府提出的政策或建議是否正確,一味在公眾面前為反對而反對的叫囂;嘴上說民主,實際上完全不知議事論事為何物;事實上,社會和市民對於他們的做法並不認同,把「插水」表演譏笑為「蘇插水」讓傳統的粵語「蘇州屎」多了一個伴。
民主的精髓在於「可以不認同你的觀點,但我捍衞你發表觀點的權利」,一個「禮崩樂壞」的年輕人,完全不懂得尊重別人,顛倒黑白,用蠱惑他人的手段博上位,這樣的人談何擔當?
而一個「禮崩樂壞」的社會,一定難有寧靜歲月,更遑論進步,這是市民希望看到的嗎?
資料來源:力報,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