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回收業界處於兩難局面,一是經營困難,二是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惹人反感。政府對回收業的支援政策乏善可陳,靠行業單打獨鬥,社會亦缺乏支持聲音。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張淑玲表示,本澳推動回收的政策和措施力度不足,不但支援少、效力低,且當局多年來實施的垃圾分類回收成效不理想,令居民覺得政府執行政策不力。她建議環保部門推動業界開拓市場,提高回收物料的價值;並協助業界更新回收設備,提升生產力,以助業界生存。
回收業的支援政策乏善可陳
據環境保護局公布,2016年本澳平均每天運往焚化爐處理的固體廢棄物量高達1377公噸人均生活垃圾量每日約2.11公斤,較香港高出0.72公斤,甚至比東京、北京及上海高出至少1倍。張淑玲表示,本澳的固體垃圾量與日俱增,回收業界努力減少垃圾。然而,行業面對經營困難,社區對回收業所造成的佔用公地,以及噪音等滋擾倍感煩惱,成為不受歡迎行業。
「回收業係澳門嘅發展可謂吃力唔討好,舉步維艱。」她表示,參考台灣的經驗他們的回收業發展相對較成熟,已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有營運商把原本要進掩埋場或焚化爐的廢棄物,經過拆解、分類回收,只剩下不到千分之一需要掩埋,更進而創造出可觀的回收利潤,真正做到「讓垃圾變成黃金」。
提高回收物料價值
張淑玲指,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應分為3個部分,包括回收、再造、效益化。鑑於澳門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環保產業鏈,現時僅僅處於產業鏈的初級階段,若想要繼續發展,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是難以成事,政府有責任推動社會提高公民義務,共同參與源頭減廢、分類回收的工作。
近年,有社團與學校合辦廚餘變肥料計劃,種植蔬菜供應給社區餐廳,這是個好例子。她續指,澳門應有一個系統的環保教育,讓市民自覺地實行環保行動,把污染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城市廢棄物的處理過程中,引入新科技,創造新的資源,發展綠色環保經濟。
至於所產生出來的社區環境污染,張淑玲稱,需要政府從中協調解決,例如提供場地讓業界進行分類場,俗語有云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局在軟硬件配合下支援回收業發展,推動廢物變成可再生資源。
她認為,若本澳回收業界未能充分發揮作用,以及居民沒有養成節約習慣,即使再多一個堆填區亦無補於事。建議當局除了考慮基金支援,更重要是推動業界開拓市場,提高回收物料的價值;並協助業界更新回收設備,提升生產力,以助業界生存。同時,當局亦應引導社會共同參與源頭減廢、分類回收的工作,並透過不同途徑,鼓勵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的環保行為,加強與學校、商業機構、相關部門及社團合作,以不同方式推廣環保訊息,提升社會參與,推動環保行業真正成為新興產業。
資料來源:市民日報,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