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供多重渠道,增強居民對大灣區的認識
雖然粵港澳三地同根同源,而且合作歷史悠久,為其合作共同建造大灣區這等世界級城市群奠定了獨特的合作優勢和合作基礎,但是由於這九城二區其各自的定位、發展方向、發展態勢、社會環境、經濟收入來源等各有差異,因此,亦為粵港澳大灣區這種跨省區規劃、建設、合作的「9+2」模式,帶來不少整合方面的挑戰與困難。
特別是在澳門地區,雖然中華文化是其本源,但因曾長期作為東西方國家進行貿易的重要中轉港,及後又受到葡萄牙殖民影響,而近數十年來,同時亦受香港文化的浸染,因此發展出一套屬於自身的、揉合了中西的、具有多元性的獨特文化。因此,即使地域距離不遠,但無可否認地,無論是澳門的整體文化、生活習慣、職場文化等,仍然與其他大灣區城市有著一定的落差,而這些文化上的差異,勢必會令未來預計或準備跨區到其他大灣區城市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產生極大的落差或不適應,或望而卻步、形成抗拒心理,不願離開家人、步出舒適圈到更廣闊的大灣區發展。
為了解決這種心理落差,以及對未知情況的恐懼心理,研究團隊建議:
(1)透過媒體和“粵港澳大灣區專頁”推廣大灣區的建設。政府有必要開拓及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打破居民對大灣區發展、文化等認知不足的情況,例如透過媒體和“粵港澳大灣區專頁”推廣大灣區的建設,提供相關資訊及各項便民措施,讓居民能容易地透過不同的渠道獲得相關資訊;
(2)舉辦大灣區經驗分享會。開辦廣泛以及深層次的講座、課程、交流、參觀,以增加他們對九城二區的文化、發展的認識和做好心理準備,打破他們對其他城市認識的誤區,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促進他們日後能更快地融入大灣區的生活和就業發展;
(3)透過拍攝宣傳短片及製作小冊子,介紹大灣區的魅力和活力。用鏡頭講述「9+2」城市的故事,從而增進本澳居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了解和認識。
二、擴大金錢流通性,減少貿易壁壘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第一個比肩世界灣區的大灣區規劃,亦是華南地區發展史上新的一頁,同時亦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根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估計,到2020年,大灣區的GDP將基本追平東京灣區、而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GDP總量第一的灣區。
可想而知,透過大灣區的空間重構、優勢互補與未來重大基建的聯動效應發展,未來大灣區無論是區域經濟城市間,或是區域與區域、區域與國際之間的金融互動、經貿合作將會有更高層次、更深領域、更廣範圍的發展。但是三城之間的產業結構不一,金融開放程度亦不一致,雖然某程度上為澳門政府的產品走出去、內地資金獲自由經濟環境創造發展優勢,但同時亦突出了澳門在金融貿易上的短板。
因此,研究團隊建議:
(1)重新檢視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要拓展澳門在金融方面的發展、吸引更多資金的流入、充分發揮本澳平台與跳板的作用,特區政府必須重新檢視本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適當地進行拆牆鬆綁,減少貿易壁壘的產生;
(2)加快推進電子支付的建設。應加強在電子支付方面產業的推進,以利與其他大灣區城市進行資金鏈方面的對接,並應借助本地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交往互動,藉機聚集及培養更多高端的金融人才;
(3)開拓特色金融業務。利用自己特有優勢和特長,同時借助其他城市的在金融行業的產業配套與優勢,與其他城市錯位發展、開拓本澳的特色金融業務。
三、借助灣區資源優勢,助力青年發展
長期以來,澳門由於地域受制,無論是市場及人才流動方面的發展空間均不足夠,職業教育更是長期地傾向邊緣化,限制了澳門人才的數量及發展。
為了實現“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等澳門發展戰略方針。研究團隊認為:
(1)推動深層次的人才培養交流活動。除了維持廣泛的交流,更應推動深層次的交流,包括實行學校層面的交換生計劃及進駐內地著名企業的青年培訓計劃等;鼓勵大學生、青少年到內地優秀企業(如高科技企業)實習,推升本澳青少年的專業能力,也為他們到大灣區就業、創業打造基礎。
(2)舉辦大灣區的各項活動及比賽。例如舉辦大灣區青年教師論壇,拓闊青年教師的教育視野;舉辦大灣區青少年科普大賽,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灣區品牌比賽,為培養灣區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起積極作用。
(3)提供跨境實習機會。善用灣區豐富的產業鏈及職業教育資源,助力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為澳門培養應用人才提供支援,提供跨境實習機會,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提供跨境就業對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職業技術教育。
(4)打造「大灣區青少年綜合培訓基地」。善用灣區的土地及教育資源,打造一個「大灣區青少年綜合培訓基地」。利用多媒體演示、實地教學、理論學習、親身體驗等多種手段,為青少年提供短期(一天或多天)的培養,內容可以涵蓋國情教育、科學教育、領袖培訓、各地青少年深度交流等,成為作用明顯的人才培養「基地」。
(5)擴大持續進修基金的使用範圍至大灣區。如條件許可,可考慮把本澳的持續進修基金的使用範圍擴展至大灣區各個城市,以進一步加強各地之間持續進修教育機構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為到大灣區生活的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生活環境和福利,也為其他澳門居民提供更多不同範疇的學習機會,同時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四、制定多重社會保障的制度和政策,鼓勵及方便澳人在大灣區的生活和發展
要促進大灣區「9+2」的合作模式,人力資源方面的力量必不可少,但由於粵港澳三地的法律制度、行政體制、福利政策皆有所不同,在一國兩制的體制模式下,三地的不同政策措施要進行互相配合與融和,勢必會為產生一定的限制與不便,這便為在不同城市之間遊走、生活及進行商業活動的居民產生相對的壓力與阻力,同時亦會對大灣區內人口流動的自由性形成制約。
因此,研究團隊認為,澳門特區政府必須與中央及其他大灣區城市協商,共同推動、制定各種便利民眾在大灣區生活和就業的政策,促進和完善大灣區內居民的各種社會保障措施,特別是必須解決各地之間社會福利和保障跨境轉移的問題,包括解決在灣區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以及在澳生活、就業的灣區居民的義務教育、公積金帳戶轉移、醫療福利、職業稅務等的收費和帳戶轉移問題。
另一方面,針對例如公積金、退休金等社會保障福利,研究團隊亦建議應加強研究延續與轉移計劃,以落實對居民的生活保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能夠主動、積極地進入和投入大灣區內的生活。
五、建設醫療聯動機制,讓長者安心內地養老
由於澳門與內地之間的醫療制度不同,致使澳人在內地無法享用澳門及內地的醫療服務和福利,如醫療券只能在澳使用。倘在內地任何地方使用,手續和行政程序均很繁複。研究團隊建議:
(1)研究醫療福利跨境轉換及使用的可行性。香港政府自二○一五年起,港大深圳醫院可接受使用醫療券,支付指定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是首個內地可使用醫療券的地方。反觀,本澳醫療券僅適用於澳門的公私營醫療機構,未能如香港長者般,能在內地試點醫院享有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為此,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主動與內地有關部門充分溝通,積極研究醫療福利跨境轉換及使用的可行性。例如針對醫療券的問題,先將其推廣到珠海甚至大灣區等鄰近大醫院作試點,接受澳門居民跨境到內地使用醫療券,再逐步研究擴大範圍,讓居住在內地的長者及跨區工作的居民就近獲取醫療服務。
(2)制訂專門的醫療收費標準。對於有可能出現的濫收醫療費用問題,建議政府應與內地的一級省醫院建立聯動機制,透過簽訂協議或釐定統一收費標準,本澳居民只要在特區政府指定的內地醫院就診後,便可進行報銷或對拆,讓在內地居住的澳門居民能就近獲取醫療服務,減輕本澳醫療壓力。
(3)設立醫療卡制度。當澳門居民在內地發生意外或有疾病時,可透過醫療卡查看過往病史、血型、緊急聯絡人、對何種藥物敏感等資料,有利醫院及時對病人提供醫療協助。
(4)研究設立跨區醫療機構的可行性。研究支援澳門相關團體在內地跨區設立醫療機構的可行性,並認真審視電腦技術、醫療監管、硬件設備及執業資格等配套問題,多層面與內地相關部委進行協商,打破現時本澳居民到內地生活和養老等各項壁壘。
六、放寬置業限制,以利本澳居民北上安居
國務院辦公廳上月發佈《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由九月起,港澳台居民前往內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者,即可申請領取居住證。在港澳樓價遠遠超出居民承受力的今天,此舉無疑大大吸引港澳居民北上生活,相關便利措施亦將會陸續出台。
然而,近年內地調控樓市,很多地方都出台「限購」及「限貸」政策,大灣區亦不例外,要不就是有太多限制,要不就是按揭成數較低。如是者,包括澳門居民在內的非戶籍居民,若要在大灣區置業,必先滿足既定條件,例如在當地工作若干年、繳納稅項或社保,而且不得補繳。換言之,澳門居民即使有錢,亦未必能夠在區內購置物業,以致增加了澳門居民在內地置業的難度,直接影響他們到灣區生活的意欲。
除受既定條件及「限購」的政策影響外,最困難的就是申請房貸。內地發展商在出售一手房產時,只會批准一至兩所銀行為買家提供房貸計劃。然而,為減低不明朗因素,許多發展商均不願意讓澳門居民申請房貸,故不少澳人在內地購買樓盤時,就需要以一次性付款的方式支付全數,對某些澳門居民來說相當不便。
因此,研究團隊建議:
(1)准許澳門居民以本澳的銀行作樓宇按揭貸款。近年,內地調控樓市,很多地方都出台「限購」及「限貸」政策。例如在廣州、珠海或深圳,澳門居民若要在上述城市置業,就需要在購買前五年,在當地繳納稅項或社保,並不得以補繳方式來置業,此舉無疑大大限制了澳人置業的意欲。另外,按揭亦是一個困難。因為有部分內地城市的銀行並不准許澳門居民做按揭貸款,這就造成他們在內地城市置業的另一難關。因此,可考慮准許澳門居民以本澳的銀行作樓宇按揭貸款,就可以使澳人更容易在大灣區置業,也可以間接令本澳緊張的房屋需求得到紓緩。
(2)提供更多大灣區的房屋政策資訊,避免讓澳人「踩地雷」。另外,政府在協助本澳居民在灣區置業方面,宜儘早作好準備,把「9+2」各地的房屋政策理順,並向社會作詳細公佈,例如:中澳計算建築面積的方法、各地限購措施、契稅優惠、簽合同時應注意的特別事項、國內購買房屋時的法規手續等,提醒澳門居民如何避免陷阱,持續觀察每個地區的樓價變化、交通配套、樓宇維修管理資助政策,向市民提供即時的發佈及諮詢渠道;
(3)加強與內地部門的協作,保障澳人在內地置業的權益。特區政府亦應與珠海、中山等鄰近地區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協調,以提供更多政策支援。尤其是關於置業權益方面,澳門市民屢遇貨不對辦、投訴無門的情況,始終有關買賣樓宇時法治監管是否嚴格,尤其是地產中介的專業操守問題,國內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七、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提高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
7.1加快輕軌氹仔線的建設進度,完善交通設施的聯通
澳門、香港與內地關係緊密,三地兩區交通基建已逐漸落成,在陸路方面,港珠澳大橋為全世界上最長橋隧組合的跨海通道,加上聯繫珠江口兩岸交通基建,如虎門二橋和深中通道等的基礎設施開通,將進一步促進大灣區互聯互通。然而,若單論陸路交通方面的情況,實際上澳門是較大灣區其他城市落後的,無論在道路交通基建、規劃,或是法律法規的完善方面,均為居民所憂,因此,澳門政府若不加速改善公共交通問題,將無法與大灣區發展接軌。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該積極規劃澳門本地與內地的大眾運輸基建方面的溝通對接,急起直追,儘快拉近本地與鄰埠在基建方面的差距,例如仿傚或參考鄰埠的廣深港高鐵、深中通道等大眾運輸基建建設,把輕軌氹仔線接駁至澳門的邊境口岸,或可考慮在較有條件的青茂口岸附近興建粵澳的大眾運輸新通道,以加強兩地交流發展。
7.2 理順港珠澳大橋落腳點的交通安排
粵港澳三地政府今日(28/9)起一連三天聯合試運港珠澳大橋,測試各自口岸運作,為大橋開通作準備。鑒於港珠澳大橋落腳點為東方明珠迴旋處,該處交通本來就很擁堵,尤其東方明珠到關閘的道路在高峰期經常「打困籠」。民間一直希望政府盡早規劃及發放資訊,無奈政府遲遲沒有動作。研究團隊建議:
(1)與旅遊界協作,將團客盡量運至蓮花口岸出入。作為短期措施,除了添加交通燈外,關鍵要做好關閘人流的調配。一方面政府應積極與六大博企溝通,提供接駁服務,鼓勵更多團客及內地居住的職員使用蓮花口岸出入境,減少東方明珠至關閘一段上下班高峰期的人流。同時,應重新整體規劃駛往關閘及人工島的發財巴士路線及數量,設法做到提升效率之餘又能不加重東方明珠區的交通負擔。
(2)倡建立體交通設施。至於中期交通規劃,東方明珠區必定要建設立體交通設施,透過多重天橋或地下車道疏導車流,地點可以是原東方明珠所在地或附近地點。建議政府盡早設計及建設,爭取一兩年後交付使用,及時化解東方明珠區域越來越嚴重的交通負擔。
(3)開展關閘至東方明珠一帶填海工程,並儘快建設輕軌東線及第四條跨海通道。長遠措施方面,政府應該着力做好兩項重大工程。一是向中央申請、與珠海協調,開展填海工程,將關閘至東方明珠一帶向外填闊,用來拓寬路面,建設行人路及休憩區,更可以一併整治海水臭味問題。二是盡快建設A區的輕軌東線及第四條跨海通道,以集體交通的形式將人流透過其他通道運往澳門半島及氹仔,實現多線疏導模式。
八、免卻內地住址證明,簡化澳人於內地辦理公共服務的手續
現時不少內地的商務及公共服務,例如開立銀行帳戶、考車牌等,均需要申請人提供內地住址證明,此舉為澳門居民帶來極大困擾。
據了解,現時澳門居民必須親身到內地才能開立當地銀行戶口,但澳門已有部分銀行推出類似開戶見證的服務,讓內地人把開戶所需文件交予內地的指定銀行便可,毋須親身來澳。現時,內地仍有部分銀行要求澳門居民提供內地的住址證明及實名的內地手機號碼。隨著近年跨境流動的人口增加,不少在珠海的銀行已容許澳門居民只提供澳門住址證明及電話號碼。不過內地當局未有劃一及清晰的規定,所以不同銀行,甚至同一銀行內不同分行,都可能有各自的做法。
因此,對於沒有內地住址,但又希望在內地活動的澳門居民造成諸多不便。研究團隊建議省政府應統一法規,放寬澳門居民在內地辦理商務及公共服務時,必須提供內地住址證明的限制,只要是特區政府發出的法定信函、或具公證效力的澳門社團公函,即可辦理。
資料來源:2018-09-29,市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