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議員、群力智庫理事長何潤生表示,《嘉樂庇總督大橋旁興建海底隧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內容翔實,希望工程開展期間,施工單位定期上交環境監測數據及報告,政府亦要不定期抽查,確認所有數據的真實性及準確性,配合應對事故技術及區域合作,盡量維持施工與生態平衡。
嘉樂庇總督大橋旁興建海底隧道工程(即澳氹第五條通道)環境影響評價由日前起進行為期兩周的第二階段公示。是次環境影響報告書共二百九十一版,何潤生認為報告內容全面,評價參照世衛組織及歐盟香港標準,各項數據參照清晰。第四跨海通道現正進行第二階段評審標書及判給工作,工期在政府招標公告中規定為一千四百四十個工作日,而當局曾公佈第五通道工程整體工期為八百天,預料兩跨海通道工程會有所重疊。
兩跨海道工期重疊
何潤生稱,由於項目所在海域為珠江口及毗鄰海域,淇澳島至萬山群島一帶,距離環境敏感保護目標較近,若兩個項目同時進行,施工時爆炸物、粉塵、放射性物質等必然增多,排放到水體中,必須密切監察海洋水質變化、沉積物中金屬會否超標等問題。加上施工期存在船舶事故溢油風險,故當局務必以污染防治為先。
工程期間,施工單位要定期上交環境監測數據及報告,定期抽查,確認所有數據的真實性及準確性,配合應對事故技術及區域合作,盡量維持施工與生態平衡。畢竟澳門水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連接伶仃洋和磨刀門兩處中華白海豚群結穩定的重要前提,具有極其重要意義;同時須與各部門合作,預先制定危機方案對策,以備不時之需,嚴防赤潮等變異災害。何潤生指出,澳門獲國家賦予管理八十五平方公里海域,為海洋管理奠定基礎,他希望當局盡早制訂海洋功能區劃,據海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狀況、自然環境條件和社會需求等因素劃分,用以指導、約束海洋開發利用等實踐活動,保證海上開發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並以此推動制訂海域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法規、方針與指引,科學利用海洋資源,有效保護海洋生態。
小資料
海洋功能區劃:是指根據海域區位、自然資源、環境條件和開發利用的需要,將海域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具有特定海洋基本功能的功能區。
資料來源:2019-10-25,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