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大半年,重挫環球經濟,本地居民失業率連續第五期上升。
立法議員、群力智庫理事長何潤生關注情況,建議針對本地居民失業情況,做好人力資源需求分析,持續增加”帶津培訓”名額;設立一次性的”逆境失業援助金”扶助失業居民;為應對疫情及澳門長遠發展,應着手多元產業發展。
經濟援助杯水車薪
澳門就業市場形勢,受疫情影響持續惡化,據當局最新公佈,本地居民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五,較上一期(三至五月)上升百分之○點一,連續第五期上升。何潤生認為當局推出的多項經濟援助措施果斷、及時,惟全球疫情仍然嚴峻,新冠疫苗尚未”面世”,多國及鄰近地區更出現反彈情況,導致以旅遊博彩業為經濟命脈的澳門前景迷濛,總體失業率及本地居民失業率兩項數字,均是自二○一一年以來最差。不少僱員處於開工不足、被要求減薪或放無薪假的情況,應屆畢業生成功進入職場的數目不多,目前政府推出的經濟援助措施,對失業家庭而言僅屬杯水車薪。
經濟單一短板盡現
他欣聞當局正在籌備新一輪帶津培訓課程,並把名額增至一萬個。建議做好市場人力資源需求的科學分析,制訂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種類,積極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就業支援服務,並與企業保持良好溝通,提供合適的就業配對,協助學員投身職場;另外,建議考慮設立一次性的”逆境失業援助金”或”逆境家庭援助金”,幫助失業人士及其家庭度過疫情難關。
何潤生指出,在保障本澳居民公共衛生安全與紓解經濟民困之間,如何取捨平衡甚考智慧,尤其在通關方面,旅客入境措施的放寬與否,直接影響澳門的經濟命脈,亦帶來一定的衛生危機,疫情可謂完全暴露了澳門經濟結構單一的短板。
重視新興產業發展
既然此路難行,應當另闢蹊徑,期望當局重視挖掘澳門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實現產業適度多元化。特別是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從國際視野出發,審慎制訂新興產業政策及執行方案,傳承並發揚澳門歷史文化優勢,重視教育培訓,更應投入資源支援本地生產創作,為澳門人建立品牌打好基礎,凝聚社會百家爭鳴的氛圍。只有珍重澳門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積澱,發揮澳門中西文化兼容並蓄、寬容開放的特點,廣大市民同舟共濟,堅持澳門精神,配合特區政府政策的推行實施,在國家強力的支持下,才有可能在波譎雲湧的時勢中巍然屹立,謀求發展。
資料來源:2020-7-30,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