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智庫早前開展“本澳父親壓力與親子關係問卷調查”,受訪的八成父親感到壓力大,主要來源包括經濟負擔、對防疫政策的焦慮和親子溝通問題。
群力智庫昨日下午三時半在會址舉行發佈會,副理事長梁鴻細、顏奕恆,政策研究部委員梁俊傑公佈調查結果。中心上月底以街頭問卷形式收集意見,共收回有效問卷五百八十二份。
被放無薪假或失業
調查顯示,本澳父親壓力處中等偏高水平,表示壓力程度在八分以上佔五成五,其次表示中等壓力五分的佔百分之十七點七。受訪父親表示,壓力主要來源的前三位:經濟壓力巨大,難以應付日常開支的佔百分之三十一,對疫情所導致的隔離及通關措施感到焦慮的佔百分之十四,對工作及人生規劃感到迷茫的佔百分之十二,此三項均直接與疫情有關。八成受訪父親坦言,自己與配偶被放無薪假、遭減薪、甚至處於失業狀態,只有兩成表示家庭經濟狀況沒有改變。
為搵食親子時間少
約兩成二受訪父親平均每日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少於三十分鐘,照顧子女的責任多由配偶承擔,不少父親忙於工作,無法陪伴家人子女。調查亦顯示,疫情下有兩成五父親需多找不同種類的兼職以面對家庭經濟壓力,受工時長等因素影響,約有半成父親每日與子女相處時間少於一小時,當中更有兩成二父親平均每天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少於三十分鐘,改善親子關係的條件明顯不足。家中照顧子女的責任,四成三由配偶承擔,由子女的(外)祖父母承擔的,亦佔約兩成五。
親子關係方面,超過半成父親稱不了解子女校園或在職生活,四成四父親表示子女不喜歡與他聊天;三成二父親表示對子女管教的方式與配偶和家人不一致,遇到教養子女分歧時,各種處理方式佔比平均。
群力智庫建議,政府積極完善就業、家庭援助政策及通關措施,同時建議父親增加陪伴子女的時間和陪伴質量。
支援受疫影響行業
群力智庫表示,面對未見盡頭的疫情,不少中小企業在控制人力資源方面會更謹慎,減薪等情況料會逐漸增多。是次調查顯示,只有兩成家庭未有受被放無薪假、遭減薪或裁員影響,情況令人憂慮。團隊建議,應針對長期受疫情影響的行業、缺乏客源的行業作出精準支援。有關外僱與本地人就業的爭議,當局亦應加強巡查監管工作,了解企業商店實際的人資情況,防範濫用外僱機制,平衡本地市場利益。
油品公營加推公屋
是次調查顯示,“家庭日常開支”以及“供樓”、“租樓”為父親最大的經濟壓力來源,共佔逾七成,與長年以來,本澳居民的生活感受一致;三成二父親稱需依靠政府經濟援助面對目前困境。團隊建議,為避免生活用品、民生食品出現聯合抬價,當局宜持續加強巡查監察,並在不同層面,尤其是在批發的鏈層,增加價格透明度,縮短公佈物價資訊的時間;積極鼓勵居民報料,維護消費權益,與居民同一陣線,實現全社會共同監督。油價方面,可考慮將石油產品列為納入戰略物資,油品買賣改屬公營業務。
房屋政策上,團隊支持當局合理構建置業階梯政策,包括盡快出台夾心階層住房政策,關顧青年、夾心階層的住房訴求,當中最重要的是規劃公佈公共房屋供應量,出台相關清晰時間表。公屋建設上,亦應增加T2、T3戶型,盡快開隊申請,以回應居民組織家庭的住屋需求。
夫妻攜手教育子女
團隊亦建議,當局可多與大專院校、傳媒及社團合作,多作兩性平權的探討及宣傳推動性別平等,強調家庭中作為經濟支柱與經營家庭融洽同樣重要。父親若希望改善親子關係,應與子女多作溝通,重視家庭和諧,首要尊重愛護太太,夫妻和諧有愛,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其次,要增加陪伴子女的時間和陪伴的質量。
資料來源:2021-6-19,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