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日報
2016-10-22
澳門推行多年的活化工廈計劃礙於業權分散等因素而胎死腹中,群力智庫政策研究部部長陳家良指活化工廈仍有價值,參考世界各地不少把工業用地變成文創區或藝術村,提供青創空間、孕育文化產業。他認為,活化工廈本質上與都市更新概念一致,當局在制定都市更新政策上,應加入有關部分,如訂定業權比例、收費標準等。建議活化工廈應優先發展文創及青創產業,為社區注入活力。
陳家良表示,澳門特區2011年提出活化工廈計劃,試行多年來,只有15宗申請,當中僅有兩宗獲批,成效不彰。最為坊間垢病的是,該計劃成為地產業界的“肥豬肉”,工廈呎價前後勁升八成至一倍,提高工廈的入場門檻,導致當局決定不再延長措施。他指出,當局提出活化工廈計劃,原意是希望透過拆卸舊大廈,改建成以中小型單位為主的私人樓,增加樓盤供應。但該計劃失敗在於政府沒有出台配套措施,加上澳門大多數工廈業權分散,要取得所有業主同意改造或重建工廈,存在很大困難,這道理與舊區重建一樣。他認為,本澳土地資源匱乏,空置的大廈空間必須多加利用。而活化工廈本質上與都市更新概念一致,當局應在制定都市更新政策時,應加入活化工廈部分,例如調低業權比例、訂定收費標準等,以達至活化工廈的成效。
此外,陳家良建議活化工廈應優先發展文創及青創產業,並指澳門可以參考世界各地的成功例子,如在紐約的格林尼治村,由上世紀1910年前開始成形,區內有酒吧、咖啡室、小店及電影院,令該處成為非主流文化的孕育之源;又如北京的798廠從2002年起搖身一變成為市內的文化新地標,吸引大批藝術家及相關團體駐場,同時聚集了大大小小的畫廊、工作室及酒吧等。他認為,工廈用地如果得到活化翻新,將為社區注入活力,成為本地人及遊客的熱門景點,為本澳舊建築物帶來嶄新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