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
B07 | 澳聞 | 2015-12-26
【本報消息】安老事業遇地少困擾、醫療發展又遇人手和經驗不足的壓力,亟須取長補短,填補經驗。群力智庫常務理事陳家良促請盡快落實跨境養老,以珠海出地、澳門出管理經驗的模式合作。離島第三間醫院引入港台醫院支援管理,完善管理經驗,祛除管理陋習,為培訓專科醫生及帶動醫學研究創造機會。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二○一四年本澳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百分之八點四。陳家良稱,根據國際定義,六十五歲長者超過人口百分之七已是老齡社會,超過一成四則是超老齡社會。政府預料到二○三六年,本澳的長者人口將接近十六萬,佔總人口比例約兩成,即每五個人之中有一位長者。其對安老院舍所產生的需求,單純依靠澳門境內必定無法解決。
倡拱北南屏建老人院
按照安老床位要佔長者百分之五的基本要求,即需要有七千八百個床位。即使按特區政府百分之三點四的標準,床位的需求亦超過六千。以目前全澳僅一千七百多個床位計算,差額巨大。缺口越來越大,長遠必須考慮跨境,除了橫琴的“澳門新街坊”合作規劃,應積極考慮在珠海拱北、南屏等毗鄰澳門的地區興建老人院,實現跨境養老。
調查返內地養老意願
唯跨境養老面臨供求關係、醫療福利跨域轉移等問題。陳家良建議首先建立數據庫,整合長者返內地養老的意願調查分析,根據數據比例與廣東省接洽。澳門養老管理的經驗先進、歷史悠久,相信珠海願意學習接納,“珠海出地、澳門管理培養”的模式應該行得通。本澳六十五嵗以上長者享受免費醫療,政府對跨境醫療結算、福利轉移等多番推諉,稱要從長計議,認為研究早應開展。 轉述法律專家意見,可將目前兩地巴士卡互聯互通的方式應用在醫療卡結算上,養老金、敬老金和央積金等福利保障透過跨境帳戶轉入內地戶口應該不難辦到。
新醫院倡引先進管理
此外,社會關注離島醫療綜合體一直在興建進度、人手招聘等方面,希望坊間關心將來新醫院採用的營運模式。因目前兩大醫院在管理模式、營運效率上都遭社會不同程度的非議,建議可採用深圳的做法,引入香港大學在深圳建設分院,輸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及科研項目。全新的離島醫療綜合體是否可參考,引入香港、台灣先進的醫療團隊支援管理,用其較高超的醫療技術水平和科研力量,創設機會培訓本澳的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