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於2011年4月推出為期3年的“工廈活化措施”,以期推動改建工廈為住宅樓宇,增加一房及兩房住宅的供應量。措施規定改建樓宇須提供“至少7成、實用面積不超過60平方米的細單位”、“所有細單位的建築面積總和,須佔整個項目住宅單位總建築面積一半或以上”。然而,啟動樓宇重建需取得百分百業權同意,相關工作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市場對“工廈活化措施”反應一直冷淡,最終只有分別位處漁翁街和永誠街的兩個項目申請成功。
對此,議員何潤生表示,有關活化措施只是“限呎不限價”,最終推出市場的一房或兩房單位會變成精緻豪宅,儘管增加了住宅供應量,但恐怕仍然脫離居民的購買能力,根本無助緩解居民的置業難題。因此,何潤生建議政府應優化相關措施,試行“限呎限價”的“限價樓”,在公屋供應不足、私樓價格持續高企的情況,切實增加符合居民購買力的中小型住宅數量,協助部分夾心階層解決“上樓”問題。
何潤生強調,推行 “限價樓”並非要發展商“零利潤”,有關住宅單位的售價可在計算整體建築成本後,加上固定利潤,此舉既可活化工廈,發展商又能有利可圖,更有助部分夾心階層解決“上樓”問題,可謂成就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