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正進行市政公廁優化翻新工程,以改善公廁環境,構建健康美潔城市。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張淑玲表示,優化公廁環境是好事,一為本地工友於疫情期間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二為部分老化或環境衛生欠佳的公廁進行整治、優化,惟近日不少居民反映,在公廁翻新過程中,產生了不少新的問題,反而對居民的日常使用造成不便,有違工程當初原意。
張淑玲昨日到水塘休憩區和步行徑正在翻修的公廁設施了解,發現附近的三個公廁設施正在同步重整和翻新,整個水塘區域僅剩一處臨時公廁可供附近居民、在水塘步行或跑步的人士使用。在三個公廁設施當中,僅水塘休憩區原公廁(近海立方)附近設有臨時流動公廁,其餘兩個公廁(瑪莉二世皇后眺望台公廁和水塘步行徑近白雲山公廁)距離臨時公廁甚遠,相當不便。加上上述兩個公廁附近,雖亦設有臨時公廁的標識指示,然臨時公廁卻因大賽車前期工程的原故早已撤走,惟相關指示並沒有做出相應更改,容易誤導居民之餘,亦對使用者造成不便。張淑玲指出,據現場所見,近水塘休憩區(近海立方)的臨時公廁地點較為偏僻,且隱沒於花圃樹叢中,加上指示標識不明顯,難於找尋。該臨時公廁內部及周圍亦沒有特別設置照明系統,居民使用或有疑慮,擔心成為匪徒的犯案目標,或容易發生跌倒等意外事故,建議當局適當增加臨時公廁的數量,並在附近”當眼”位置設置正確而清晰的指示標識,同時增加臨時照明系統,方便使用者尋找和使用。
她建議,當局未來在同一區域開展公廁優化工程時,應盡量分階段進行,避免同一時間所有同性質設施同時停用,對居民及使用者造成障礙。
資料來源:2020-10-29,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