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論壇昨日上午十一時在UTV澳門網絡媒體舉行,議員何潤生、中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註冊土木工程師梁志鏗擔任嘉賓。
促重啟灣仔口岸 開通媽閣至灣仔河底人隧
颱風暴雨季節將至,群力論壇探討內港水患治理。議員何潤生認為,中央已授水域予澳門管理,加上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生活群發展等契機,現階段是治理內港水患的最好時機。同時,應盡快重啟已停用超過一年的灣仔口岸,並透過開通媽閣至灣仔的河底行人隧道,分流其餘口岸壓力。
水患擾民阻礙經濟
何潤生指出,內港水患困擾本澳尤其內港區經濟發展,以至居民的生活。治理內港水患除需要特區政府努力外,還需發揮區域合作。中央在一五年底已給予本澳八十五平方公里水域管理權,加上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生活群發展,無論灣仔以至橫琴,都已具備一定規模,現階段是治理內港水患的最好時機。相信治好水患後,除能起到一河兩岸,保持中西文化融合外,亦能使兩地交往更密切,濱海長廊更能讓居民休憩及享受海濱。此外,另一重要核心問題是需要盡快重啟已停用逾一年的灣仔口岸。他反映收到不少居民、營商的中小企希望盡快重開灣仔口岸,並透過開通媽閣至灣仔的河底行人隧道,分流關閘、橫琴口岸的壓力。
何潤生提到,特區五年發展規劃已有闡述通過區域合作治理水患,並將內港重新規劃。未來規劃可改善內港水患的同時,可一併改善交通,如設置外環路及輕軌,使南區、內港無論營商、生活環境都有所提升。政府現階段需要積極推動,並按五年發展規劃與國家接軌,落實好工作。
最佳處理建蓄洪池
梁志鏗認為,治理水患從技術上應從防洪與排澇兩大手段解決。除了政府早前提出透過粵澳合作做擋潮閘防洪外,亦應築高堤壩。排澇方面,最合適的處理方法是在內港興建大型地下蓄洪池,透過泵房將雨水排出。相信兩者並舉,才能徹底根治內港水浸,政府應長遠規劃。蓄洪池可參考香港上環例子,香港曾在○九年在上環建四個標準游泳池容量的蓄洪池,基本根治水浸問題。
李卓君稱,內港區多是中小微企社區經濟,困擾內港中小微企的重大成份是水浸,希望政府未來借助水域,一併將澳門整體規劃包括中小微企、內港、舊城區納入整治。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2017-04-30